都说excel图表难做,其实只是你没理解原理

2020年7月31日 分类:Excel 作者:企业网盘

今日分享主题:excel图表的制作原理

昨天有位朋友在早期写的这篇文章:一张瀑布图告诉你每个月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下留言:辅助列的逻辑是怎么推导?好有难度。

于是我也去翻看了下这篇文章,想知道原来是怎么写的?可能哪里会卡住好做进一步解释。结果,还没看完,我自己就看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只讲了怎么做,没讲为什么要这么做。作为一个旨在讲清楚数据处理背后的逻辑思维的公号,实在不应该。

当然,那是早期的文章,现在可以继续补充。所以,今天就仔细来说清楚瀑布图制作的原理。

瀑布图是由麦肯锡独创出来的图表。如果你看过前面的文章,应该知道它是通过堆积柱形图做出来的。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堆积柱形图各部分的巧妙分布,这就取决于各部分的大小。那要怎样给堆积柱形图各部分赋值,使它呈现瀑布图的效果,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增减变动过程呢?

我们还是拿一张瀑布图告诉你每个月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中的例子来说:假设这是樊胜美一个月的收支情况以及用瀑布图呈现的收支变化过程。

根据这组数据如何做出这张瀑布图呢?

为方便理解,我们从图表出发,从易到难做拆解。

首先,是“月初存款”与“月末结余”,都是以坐标轴为起点,而且堆积柱形图都只有一层,可以作为一个系列一起作图。

所以,我们添加了“汇总”辅助列,首行等于月初存款,尾行等于月末存款,其它行都是空。

然后,来看增减变动,因为要体现二者对存款的正反影响差别,所以将它们作为两个系列来分开呈现。这样,在数据源上也要单独开来。添加一列“增长”作为增加,添加一列“减少”作为减少。

“增长”列的数据除了首尾行为空(首尾已经有汇总数据),其它行都直接等于收入数字。这里用公式:=IF(B3>0,B3,NA())来将表示增长的正数取出来。当不为正数时,要用NA()来表示,原因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未必!中所讲。

同理,“减少”列的数据除了首尾行为空(首尾已经有汇总数据),其它行都直接等于支出的负数,因为要在坐标轴上方呈现。这里用公式:=IF(B3<0,-B3,NA())来将表示减少的负数取出来。

最后,把汇总、增长、减少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再看图表:增减变动虽然体现了本身的数字,但都不是以坐标轴为起点。

那它们是以什么为起点呢?这个才是瀑布图的关键。我们知道,瀑布图是用来反映数据之间增减变动过程的图表。所以,自然地,我们就从数据本身来看这个增减变动过程。

第一项月初存款已经通过汇总体现了,紧接着有了工资收入,那总存款就是月初存款+工资收入。但图表中并不需要体现总额,而只需要体现工资收入,而且工资收入不是直接从坐标轴开始,它的柱形图所达到的高度刚好是二者加总柱形图的高度。

所以,不难看出来,它下面的柱形图高度体现的就是月初存款的数字大小,并且将柱形图颜色填充为无色,所以看起来是空白。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还需要再添加一列数据作为占位。考虑到占位都是在增减变动柱形图的下方,所以这一列要放在”增长“列左侧。

接下来,关键就是如何给这列占位赋值。还是回到数据本身来看。

工资收入所代表的”增长“列,”增长“列上面已经有了工资收入,下面的占位=月初存款+工资收入-工资收入=B2+B3-B3。

餐饮支出所代表的”减少“列,正是从上一步的月初存款+工资收入总额的基础上去减少餐饮支出,所以它的占位应该等于总额减去餐饮支出:=月初存款+工资收入+餐饮支出(数据源为负,所以这里是加)=B2+B3+B4。

以此规律,占位的赋值应该是从B2开始依次往下,增长项不加总,减少项则将前面的全部加总。写成公式:=SUM(B$2:B2)+IF(B3<0,B3,0)。

好,到这里,关于瀑布图的制作原理就讲清楚了,其实关键就是辅助列的添加过程。希望你不要再死记硬背操作方法,而是多去理解思路做到真正掌握。

 

 

 

阅读已结束,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注册坚果云网盘
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小坚果咨询小坚果
继续阅读